“密码学高端系列培训之八—安全多方计算“高端培训在北京成功举办

时间:2019年09月03日  来源:中国密码学会    
分享:

      2019年8月26日至30日,由中国密码学会主办的“密码学高端系列培训之八—安全多方计算“高端培训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密码学会安晓龙秘书长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安晓龙秘书长介绍了本次培训目的和意义,并对参训人员提出了期望。来自国内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工作者及在校研究生等170余人参加了培训。

DSC_0477.JPG

 本次培训邀请了邓燚研究员、徐秋亮教授、郁昱教授、唐春明教授、徐海霞副研究员、韩金广教授、张方国教授、何德彪教授、陈智罡教授等组成授课团队。研讨会涵盖零知识证明、承诺、混淆电路、不经意传输等安全多方计算的基础理论,以及安全多方计算的敌手类型与安全模型、秘密分享和不可区分混淆及其在安全多方计算中的应用,并涉及安全多方计算的应用案例设计与分析。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邓燚研究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零知识证明协议的基本概念、强大的作用及现有的一些基本结果,详细讲授了零知识证明协议中顺序、并行和并发的三种合成方法,以及在金融科技中所使用的简洁的零知识证明协议的发展历史和主要思想方法;上海交通大学的郁昱教授通俗易懂地介绍了安全多方计算与加密电路关系,内容包括了安全模型定义、模拟器和不可区分性、不经意传输、加密电路和GMW协议,结合其团队研究工作还系统地介绍了理想通用电路构造方法并分析了其下界;山东大学的徐秋亮教授简要介绍了安全多方计算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性,系统地介绍了安全多方计算安全模型的起源与发展过程,最后详细讲授了安全多方计算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节点;广州大学的唐春明教授简要地介绍了Shamir密码分分享方案、基于编码的秘密分享方案和基于单调张成方案的秘密分享方案,系统分析了这些方案的访存结构、理想性、完备性和线性性等性质,讲授了利用秘密共享方案构造安全多方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已有的一些结论;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的徐海霞副研究员重点介绍了UC安全模型与区块链安全的关系,详细讲授了UC安全的定义以及该定义的思想来源,分析了如何利用UC安全概念来分析区块链的安全,介绍了区块链安全中一些现有研究工作;南京财经大学的韩金广教授从不经意传输协议的基本概念讲起,通过多个实例系统介绍了不经意传输协议的基本思想,对现有一些经典协议的构造方法及安全证明等方面给出了详细的阐述;中山大学的张方国教授重点介绍了混淆(iO)的构造及其应用,从基本定义讲起,系统讲授了iO在多方密钥协商、可否认加密以及安全方计算等构造中的应用,分析了iO与混淆电路二者之间的联系及不同之处;浙江万里学院的陈智罡教授系统地介绍了全同态加密的一些具体应用,对全同态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做了概述性介绍,重点对全同态的发展背景、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和技巧,通用构造方案以及参数选取等多方面展开了系统的讲授;武汉大学的何德彪教授主要介绍了多方协同生成数字签名的方法,从该类型签名的应用背景出发,对基于ECDSA,MS2和MS9几类协同签名的构造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还分析了该类型签名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本次培训课程安排紧张而有序,现场学员学习热情高涨,培训答疑交流热烈,大家围绕内容与授课专家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有助于学员更深刻地理解授课知识、吸收授课专家在科研工作中的思想理念,从而应用到自己的科研、学习工作中去。培训受到参训学员的一致好评,取得圆满成功。

DSC_0514.JPGDSC_051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