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次中国科协论坛--量子密码技术应用基础性问题”在京举办
2010年9月12日,中国密码学会、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九次中国科协论坛——量子密码技术应用基础性问题”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中科院郭光灿院士、中国密码学会理事长裴定一教授和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韩正甫教授担任首席专家,会议邀请我国密码界4位院士,从事量子密码和现代密码研究的30位专家出席。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国家密码管理局常务副局长魏允韬在开幕式上致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王杰、中国科协学会部副部长刘兴平、国家密码管理局商密办主任邱泽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部副主任秦玉文,以及国家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出席了研讨会。另外还有来自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近百人旁听会议。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密码作为信息安全的重要支撑倍受重视,各国都在努力寻找和建立新型安全的密码体系。由于近年量子信息尤其是量子计算研究的迅速发展,现代密码学的安全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与现代密码学不同的是,量子密码由其物理原理确保其安全,在安全性和管理技术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此,量子密码受到世界密码领域的高度关注,量子密码研究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优先支持的重大课题。我国是国际上最早从事量子密码技术研究的国家之一,20多年来,我国密码科技工作者在量子密码领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特别是以郭光灿院士、韩正甫教授领导的团队经过潜心研究,在量子密码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成果和突破,并建造了世界第一例投入实际应用的量子密码网络。此次论坛着眼于量子密码技术研究和在实际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集合国内量子密码和现代密码专家,共同探索我国量子密码技术研究和应用中的基础性问题,推动量子密码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为我国的信息安全提供一个全新的安全体制,意义重大。
本次论坛跟踪世界量子密码科技发展,设置 “量子密码技术应用基础性问题” 为主题,体现了“中国科协论坛”的“高端、前沿、交叉”特点。会上,曾贵华教授、张焕国教授、杨理副研究员、郭弘教授、蔡庆宇研究员、胡磊教授、韩正甫教授先后围绕主题做专题报告,内容涉及量子密码学的基础理论体系的建立、量子密码的特点、优势及其安全性、量子密码与现代密码的融合方式与技术实现、抗量子计算的密码原理与发展、量子密码的发展趋势等七个方面,与会专家从现代密码、物理学等多角度出发,围绕主题和报告进行了较充分的探讨,甚至是激烈争辩。
经过讨论,会议澄清了关于量子信息与经典信息,量子隐形传态与量子密码通信等原理和概念上的问题,指出了量子信息已经超越经典信息论范畴,探讨了建立量子密码理论体系、量子密码与经典密码在理论和应用层面的关系及二者融合方式等,明确了量子密码优势及实际应用需要,提出了我国量子密码技术下阶段发展方向和主要研究内容等。
此次论坛首次将我国量子密码和现代密码专家聚集在一起,研讨密码领域面临的问题和机遇,加强了相互间理解和交流,指明了量子密码后续发展方向和途径。论坛必将推动我国量子密码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并对量子密码技术应用产生深远的影响。大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