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密码学会2016年量子密码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在青岛成功举办

时间:2016年08月15日  来源:中国密码学会    
分享:

中国密码学会2016年量子密码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在青岛成功举办

image.png

 

7月28日至29日,由中国密码学会量子密码专业委员会主办,青岛理工大学理学院承办的“中国密码学会2016年量子密码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召开。本次会议是量子密码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学术年会,旨在促进量子密码专业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推动学科交流,增强相关研究方向的交叉合作,同时为探讨量子密码专业发展趋势、前沿和应用问题提供交流平台。会议获得了中国科协高端学术交流活动项目的支持,得到了国内量子密码界的普遍关注,来自全国的250余位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和在校研究生参加了会议,其中不乏早已在科研事业上硕果累累的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知名教授和研究员,亦有朝气蓬勃、在科研事业上初露锋芒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
   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密码学会量子密码专委会委员、清华大学龙桂鲁教授主持。青岛理工大学王亚军校长、中国密码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王小云教授、中国密码学会于艳萍秘书长、量子密码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科技大学郭光灿院士分别致辞。王亚军校长介绍了青岛理工大学特别是物理学科发展情况,希望通过会议交流平台,加强学校与国内量子密码团队和专家学者的交流和沟通,推动学校物理学科发展,学术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于艳萍秘书长简要回顾了中国密码学会的发展历史和取得成就,对量子密码专委会成立6年来在量子密码理论研究、学科建设、标准制定等方面开展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学会将会继续团结引领广大密码科技工作者创新争先,推动密码技术发展进步。郭光灿院士对会议情况进行了介绍,对承办单位青岛理工大学周密、细致的组织工作表示感谢。他表示量子密码专委会将一如既往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凝聚国内量子密码研究力量,推动我国量子密码研究。同时,他鼓励与会专家学者站在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勇挑重担,攻坚克难。龙桂鲁教授对青岛理工大学理学院于进伟院长、肖学斌书记的全程筹划与精心安排表示衷心感谢,对马鸿洋教授、陈立波教授的青年科研团队工作进行充分肯定。
    会议邀请4位国内知名专家做特邀学术报告。王小云教授作了题为“格密码数学问题的研究”的报告,详细介绍了最短向量SVP的国际最新研究成果,格密码理论研究是目前公钥密码中最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方向;郭弘教授作了题为“QKD 实际系统安全性中的几个问题”的报告,讨论了量子密钥分发实际系统安全性的一些关键问题,涉及光源、探测、后处理及真随机数产生等方面的安全漏洞及由此带来的量子黑客攻击,并介绍了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的若干进展;史保森教授作了题为“面向量子网络的单元技术研究”的报告,详细介绍其研究小组在量子编码、非经典量子态的制备、量子态存储和操控、量子接口、量子态传输和识别等方向的最新科研成果;肖连团教授作了“基于单光子频率编码的量子安全直接通讯”的报告,详细介绍基于单光子“块传输”频率编码的FRECO-DL04通信协议,发送与接收双方实现在量子比特传输后直接读出经典信息,解决单光子传输过程中损耗与噪声干扰的问题,具有高信噪比、多通道与高容量信息传输等优点。会议还安排24个大会报告,内容涉及量子密码、量子信息等科学前沿问题。会议报告内容丰富,紧盯学科前沿领域。茶歇与自由讨论阶段,各位专家学者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整个会议学术水平高,学术氛围浓,取得了良好反响。
     会议期间,量子密码专委会召开了工作会议,决定2017年量子密码专委会学术会议在江西南昌举办,江西师范大学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