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密码学会2016年混沌保密通信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在长沙成功召开
中国密码学会2016年混沌保密通信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在长沙成功召开
2016年10月22日至23日,由中国密码学会混沌保密通信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南大学承办的“中国密码学会2016年混沌保密通信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在中南大学成功召开。来自国内高等院校专家学者、科研院所和在校研究生等130余人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由中南大学黄小忠教授主持,中南大学校领导易健宏教授、中国密码学会陈灏副秘书长出席并致辞,中国密码学会混沌保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胡汉平教授介绍了本次会议主题和特点。
本次学术会议以混沌保密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为主线,围绕混沌保密基础、混沌密码、混沌保密通信三个主题中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分享创新研究成果。会议共收到论文80篇,收录论文集64篇。大会安排了5位专家做特邀报告、36个分会场报告和5个青年论坛报告。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陈仕俊教授报告了光注入框架下高速激光混沌随机序列产生的新方法;澳门大学花忠云博士代表周怡聪教授报告了级联、调制、轮切换和融合等6种非线性混沌建模方法,并探索了不同建模方式对系统混沌行为的影响;大连理工大学的王兴元教授利用改进的Chebyshev混沌,设计了能抵抗Bergamo攻击的密钥协商协议;湖南大学的彭飞教授从人眼无法分辨自然图片和计算机生成图片开始,提出基于混沌分形理论的图像特征提取与取证的新方法;广东工业大学的禹思敏教授提出了一种无简并高维超混沌系统设计的新准则;太原理工大学王安邦教授报告了一种有效简化高速随机数产生后续处理的宽带“白混沌”的产生方法——混沌光外差反馈法,有效简化了高速随机数产生的后续处理,实现了320Gb/s的物理随机数产生。
本次会议是在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和网络空间安全建设背景下的一次学术盛会。年会首次设青年论坛,将极大激活青年学者的创新意识,汇聚创造力,打造混沌保密技术发展的新引擎。大会报告精彩纷呈、反响热烈,这不仅是一次搭建平台、促进交流的学术盛会,更将在混沌保密的研究和实践中,激发产生一些新的闪光点,为混沌保密技术的传承创新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密码学会混沌保密通信专业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