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流密码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时间:2012年06月19日  来源:中国密码学会    
分享:

image.png

 6月2日,中国密码学会密码算法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2年流密码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众多国内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200余人,围绕当前流密码研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中国密码学会常务理事、密码算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文玲研究员主持了开幕式,简短介绍了研讨会的目的和筹划过程。

image.png

 正式报告部分,中国密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冯登国研究员作了题为《流密码的设计与分析》的报告,总结了在当前流密码算法研究中积累的经验和成果,以及算法标准化方面的工作。中国密码学会理事、信息工程大学的戚文峰教授给出了《几类非线性序列的研究》报告,系统地介绍了几类非线性序列及其应用,激发了与会者浓厚的兴趣,报告结束后,针对几位年轻学者提出的问题,戚教授给出了详细耐心的解答。中国密码学会常务理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胡予濮教授作了题为《流密码Trivium的差错分析》的报告,介绍了他们在较宽松的差错模型下针对Trivium算法所做的软差错攻击和硬差错攻击,该结果给与会者很大启发。下午,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范修斌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FCSR系列的记忆逻辑分布分析》,报告中系统介绍了FCSR的特点和三种FCSR生成方式之间的关系。之后,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张斌副研究员给出了《ATMEL密码的实际攻击》报告,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寄存器不同单元之间差分扩散速度的差异来恢复ATMEL算法内部状态的攻击过程。最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冯秀涛副研究员在题为《轻量级序列密码》的报告中就轻量级序列密码的特点和应用前景做了基本介绍,并进一步展示了几种轻量级序列密码的设计方案,最后给出了针对A2U2算法的实时攻击。

  为了给年轻学者提供更多学术交流的机会,此次会议专门安排了自由报告时间。在中国密码学会密码算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振峰研究员的主持下,来自于国防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工程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和中科院软件所等院校的六位同学和老师分别介绍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研究成果。经过密码算法专委会五位委员的讨论,评选出最佳自由报告者,中国密码学会强志军秘书长为获奖者颁发了奖品。

image.png


 全天议程紧张有序,精彩的报告吸引了中国密码学会名誉理事长、中科院系统所的万哲先院士,他饶有兴趣地听完了所有报告,并积极参与讨论。此次会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流密码的设计与分析》的全面支持,会议为国内研究流密码算法的科研人员提供了交流切磋的平台,加深了他们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在各位专家及研究人员的支持下,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密码学会密码算法专业委员会供稿

                                       201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