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码学高端系列培训之三—序列密码设计与分析培训在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举办
2014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由中国密码学会和中国密码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办、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协办的“密码学高端系列培训之三─序列密码设计与分析培训 ”在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举办,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工作者及在校研究生等180余人参加了培训。
开班仪式由中国密码学会于艳萍秘书长主持,她简要介绍了本次培训的目的和意义,并对参训学员提出了希望。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封化民副院长致辞,他介绍了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的办学历史和辉煌成就,希望密码科技工作者和在校研究生有机会和学院合作。
此次培训邀请了2位密码界知名学者和5位优秀青年密码专家围绕序列密码的理论、设计、分析和硬件实现技术与攻击等专题内容,进行了透彻的讲解和阐述。来自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的戚文峰教授主持了培训,并做了基于密码应用的序列理论的专题介绍,报告全面详细地介绍了他所带领的团队在序列方面近十多年来取得的研究进展,内容丰富,涵盖了剩余类环上序列、带进位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FCSR)和一般非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NFSR)等非线性序列方面最重要的主题。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伍宏军助理研究员以其丰富的设计与实践经验,全面总结了现代序列密码的设计特点,并以他自己设计的密码算法HC-128(eSTREAM计划胜选算法)和参加CAESAR竞赛的认证加密算法AEGIS、MORUS、ACORN和JAMBU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设计高效、安全的序列密码算法。密码科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冯登国研究员回顾了序列密码的发展历史,总结了序列密码设计的现实紧迫需求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趋势,并详细介绍了ZUC算法的设计背景、原理和方法。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张斌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对过滤生成器、组合生成器等序列密码最具威胁的攻击方法--相关攻击与线性分析的思想、方法和原理。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田甜副教授详细介绍了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代数攻击和快速代数攻击,以及各种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代数方法,包括SAT求解器、Grobner基、线性化方法、XL方法等等。中科院系统所冯秀涛副研究员介绍了序列密码基础分析方法中的猜测确定分析方法和时间存储折衷分析方法,这两个方法被认为是针对紧凑型基于非线性反馈设计的序列密码最具威胁的方法之一。深圳市纽创信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樊俊锋博士、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全芯片实验室唐有经理介绍了密码芯片的设计与物理攻击的基本原理和防范物理攻击的相关措施,并详细介绍了物理攻击破解DES和RC4的实验。培训期间还专门安排了专家答疑,为学员解惑,使他们能对授课知识真正学懂弄通,并能应用到工作和学习中去。
本次培训围绕序列密码的设计与分析,既有基本理论、方法分析、设计实现的介绍,又有最新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进展的探讨,授课内容非常实;授课专家均为序列密码设计与分析领域的大家,且准备充分,倾囊相授;学员受益匪浅,希望学会继续办好这样的高端培训,为密码科技人员提供更多的高层次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