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密码学会2025年密码芯片学术会议在西安顺利召开
2025年8月15至17日,由中国密码学会密码芯片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承办的中国密码学会2025年密码芯片学术会议在西安成功举办。大会主席、西安交通大学管晓宏教授,中国密码学会密码芯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志华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大会本地主席、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耿莉教授,大会本地主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王保仓教授,大会TPC主席、西安交通大学杨晨副教授,中国密码学会密码芯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雷波教授等应邀出席本次会议。
![]() | ![]() |
大会主席、西安交通大学管晓宏教授致辞 | 中国密码学会密码芯片专委会主任委员王志华教授致辞 |
山东大学副校长、王美琴教授作了题为“密码电路优化与侧信道防护研究”的主旨报告,CHES 执委会主席、KU Leuven的Benedikt Gierlichs研究员作了题为“Higher-order time sharing masking”的主旨报告,南航集成电路学院执行院长、刘伟强教授作了题为“从芯片指纹到后量子密码芯片”的主旨报告,法国Secure-IC公司CTO Prof. Sylvain Guilley作了题为“Glitch-resistant code-base masking, allowing for higher order protection and cost amortization”的主旨报告。
![]() | ![]() |
![]() | ![]() |
大会主旨报告现场
在“算法竞赛”专题论坛中,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路献辉研究员作了题为“LAC 算法进展”的特邀报告,清华大学王安宇研究员作了题为“Scloud+后量子密钥封装算法设计与实现”的特邀报告,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张蕾副研究员作了题为“低延迟密码算法的设计与分析”的特邀报告,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张文涛研究员作了题为“LL:一个低延迟分组密码”的特邀报告,清华大学贾珂婷副研究员作了题为“低延迟模型:从S盒优化到分组密码设计”的特邀报告,清华大学朱文平高级工程师作了题为“敏捷抗量子密码芯片设计研究”的特邀报告。清华大学杨博翰助理研究员邀请专题论坛报告人围绕抗量子密码迁移这一主题开展了圆桌论坛讨论。
![]() | ![]() |
![]() | ![]() |
![]() | ![]() |
大会“算法竞赛”专题论坛现场
在“mini CHES”专题论坛中,清华大学贾弘洋副教授作了题为“可编程高密度全同态加密计算电路与芯片技术研究”的特邀报告,山东大学王伟嘉教授作了题为“密码软件实现的侧信道防护技术研究”的特邀报告,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陈华研究员作了题为“抗侧信道掩码实现的高效形式化验证方法及工具”的特邀报告,上海交通大学张驰助理研究员作了题为“End-to-End Non-Profiled Side-Channel Analysis on Long Raw Traces”的特邀报告。
![]() | ![]() |
![]() | ![]() |
大会“mini CHES”专题论坛现场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王喆正高级工程师作了题为“RISC-V 架构赋能新一代安全处理器”的特邀报告,蚂蚁技术研究院张明喆高级研究员作了题为“面向韧性供应链的同态加密加速技术研究”的特邀报告,西北工业大学胡伟教授作了题为“密码芯片设计安全属性自动提取与形式化验证”的特邀报告,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张超总监作了题为“商用密码技术在物联网芯片领域的实践与经验”的特邀报告,天津云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徐士元总经理作了题为“构建‘芯-模-用’一体化评估链:密码安全纵深防御的基石”的特邀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黄帆作了题为“利用乘法指令泄漏攻击Cortex-M4上的Kyber栈优化实现”的论文报告。
![]() | ![]() |
![]() | ![]() |
![]() | ![]() |
大会报告现场
来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2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共同探讨了密码芯片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
会议现场
(中国密码学会密码芯片专委会委员兼秘书王汉宁供稿)